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全球妇女峰会精神,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发展,11月2日—7日,中华女子学院与福建省龙岩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京闽手拉手”系列第三期活动圆满开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雷率师生团队一行30人前往福建省龙岩市,以“跟岗实践+专业服务+调研走访”模式,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应用心理学三大领域与龙岩市妇联深度联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实际需求深度融合。
一、专业引领 讲座赋能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雷在龙岩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专题宣传讲座,从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建设,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团队,再到硕果累累、创新引领的教学科研工作,通过鲜活的案例,系统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通过播放视频《我们》,全方位呈现了学校的办学底蕴、发展脉络与师生风貌,为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用心理学专业张雯副教授与龙岩市儿童保育院的老师们共同交流了箱庭疗法在幼儿园中的开展情况,针对一些特殊的案例进行了探讨,并现场与老师们学习并体验了团体箱庭。在漳平市城北幼儿园开展《箱庭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专题讲座,向儿童家长介绍了箱庭疗法的起源和内涵,游戏对儿童成长的意义以及家庭中父母陪伴游戏的重要性,获得现场教育工作者及儿童家长的高度认可。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姚远在龙岩市儿童保育院开展《童心共振:幼儿与大师的“对话”》艺术启蒙课,探索幼儿审美教育新路径,引导家长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情感,提升幼儿审美素养。此次讲座为家庭和学校开展艺术启蒙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施路径,与会教师与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专业教师赵阳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引导家长共同定义家庭教育,剖析青春期孩子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处与沟通方式。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孩子情绪管理难”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识别情绪—回应需求—引导表达”的亲子沟通技巧,助力家长科学育儿,现场反响热烈。
二、跟岗学习 实践促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龙岩儿童保育院跟岗实习期间,沉浸式体验了以孩子为中心的特色教育实践,观察教师与幼儿开展趣味互动、生活实践及传统文化浸润等活动,学习老师们对幼儿的个性化引导。这段宝贵的实践经历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尊重儿童天性、用爱心耐心呵护成长的教育温度,坚定了从事幼儿教育的初心。学生们纷纷表示未来将内化实习经验,践行科学教育理念,设计更多生活化、趣味化教学活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努力成为有温度、专业的幼儿教师。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前往龙岩书梦美丽工坊开展文化资源调研与文旅IP设计跨界实践。学生们动手制作黏土与布艺实体原型,绘制文创设计图,并顺利完成成果汇报。从分析受众心理到高效团队协作,心理学知识在非遗传承与文旅创新中展现出独特价值。这场融合之旅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学科的边界正变得灵动,心理学的应用场景正在真实世界中不断拓展,充满无限可能。
家庭教育专业学生来到了“萤火微光”爱心妈妈驿站,与学员们共同度过了充实的三天。通过一对一结对、自煮课堂、创作松果画、体验包装工作等多元互动,见证了学员们的专注与真诚。在共同制作红糖馒头、分享心声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切体会到教育是生命的双向滋养,每个平凡瞬间都蕴藏着动人的力量。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段经历将永远珍藏于心中,激励着她们未来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三、参观调研 深化实践
活动期间,中华女子学院师生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内容开展深度调研,先后参观调研龙岩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华莲社区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福满社区福苑小区儿童友好社区,察看菁华家庭教育中心,调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在实地考察中感受龙岩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果,也感受到地区的民生情怀,对未来妇女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四、红色征程 步步生花
中华女子学院师生一行前往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共和国妇女运动摇篮展览馆、新泉工农妇女夜校及新泉整训纪念馆开展实地学习。通过参观,师生们深受触动,深切感受到苏区妇女投身革命、追求解放的峥嵘历程。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入现实,成为浸润心灵的生动教材。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中华女子学院与龙岩市妇联联合启动“京闽手拉手活动系列”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展第三期。此次活动既是前两期合作的延续深化,更是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师生团队通过专家讲座、学生跟岗学习充分展示女院师生积极践行服务社会使命、推动专业建设的态度,也为龙岩市妇女儿童家庭带来了可感可知的专业支持。未来,期待京闵双向赋能更具深度、携手共赢更可持续,共同书写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