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妇女发展学院女性学系邀请梁军老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中的性别视角》的讲座。会议由妇女发展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王向梅副教授主持,妇女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会并进行交流互动。
梁军老师长期从事妇女研究、妇女教育和社区发展推动工作。1998年创办以“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为主旨的民间机构——“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农村社区深耕20余年,主持并实施“贫困地区妇女发展”、“农村社区健康促进”、“修订村规民约,推进性别平等”、“农村社区养老模式探索”、“乡村建设研究”等项目。
首先,梁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周山村在婚姻、生育、丧葬等方面的民间习俗,以及它们对人们的观念、行为产生着持久的影响力。梁军老师以农村厕所改造为例,指出乡村振兴应当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更新“生态观”,将人类社会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农村妇女真正成为决策、行动和受益主体,真正成为一个个复杂多样、具体的“人”,而不是虚化、笼统、难以落在实处的“人”。其后,梁军老师分析了缺乏性别视角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妇女发展艰难、出生性别比失衡以及养老模式单一、婆媳矛盾突出等困境,她运用木桶理论,说明“性别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是一个可以暂时搁置的边缘性问题。
讲座后半段,梁军老师重点向大家展示了在周山村开展的推进性别平等的社区实践活动。从“农村妇女发展”开始,实施妇女手工艺品开发项目,将手工产品打入旅游市场,增加妇女收入;以社区教育为先导,开展“老年骨干培训”、“艺术骨干培训”、“农村妇女参与式健康培训”等一系列经常化、多样化的社区教育;以制度变革为保证,通过祠堂变革改革家庭制度,修订村规民约改革村庄制度,实现婚姻自由、婚居自由,推进性别平等;以人的改变为根本,在任何一项活动中,注意提升村民的参与、性别、生态、团队和创新意识,增长村民的能力,使一批妇女骨干成长起来,一批社区骨干登上讲台,老年人重新焕发活力,实现潜移默化中的改变。
梁军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向同学们表明,性别视角不可或缺,性别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焦点问题”,没有性别平等,就不会有社会和谐,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推动性别平等,是指向性别文化、性别制度和性别结构,是两性关系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梁军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推进性别平等,要以“慢而不息”的精神,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去改善。
(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
最后,梁军老师耐心的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也对梁军老师的演讲表达了感谢。梁军老师用自己在周山村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给学生们上了生动鲜活的一课,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