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致敬妇女节 看见‘她’力量” 

《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 妇女蓝皮书出版座谈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3-16

2024年3月8日,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和中华女子学院科研处联合举办了“致敬妇女节 看见‘她’力量”《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妇女蓝皮书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妇女报社、天津科技大学、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各二级学院代表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利群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妇女发展学院院长魏开琼教授主持本次会议。

刘利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中提到女科技工作者占45.8%。中华女子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包括女科技人才在内的妇女事业的发展。《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展示了女性参与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妇女参与科技发展的贡献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女性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措施,对于讲好中国女性故事,进一步激发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的创新活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刘利群对各位作者的付出表示感谢,也希望与会者今后继续支持妇女蓝皮书的出版工作。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张立围绕科技创新战略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实施进行主旨发言,指出男女同行科技强国之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色,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妇女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总体情况,国家和地方支持女性参与科技强国建设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以及未来促进女性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障碍挑战与前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副社长陈颖认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妇女正在谱写着“半边天”的绚丽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促进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感谢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对妇女皮书的大力支持,自2021年开始,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连续出版的《中国妇女百年发展报告(1921-2021)》《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三本书的呈现代表了中国学界对中国妇女发展的前沿成果,这些成果将推动我国妇女事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借皮书平台全方位打造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的智库。同时,提出运用新媒体做好妇女蓝皮书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妇女蓝皮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本书作者围绕妇女参与科技强国主题和撰写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副研究员张明妍围绕“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发展现状研究”进行了分享,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莉围绕“信息技术领域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研究”进行了交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副研究员吕科伟围绕“科协组织服务女科技工作者现状与思考”进行了分享,中国妇女报编委《新女学》周刊主编蔡双喜和中国妇女报融合运营中心负责人杨一帆围绕“新时代媒体引导女性参与科技强国建设路径和优化策略”进行了交流,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滕玉鸥和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赵真分别围绕天津市和山东省妇女科技人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享。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魏开琼、高歌、高凌、左玲、李慧波分别围绕“县域范围内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国家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政策分析”“青年女科学家成长特征研究”“中国女性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区域特征与变化研究”“地方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成长的政策分析”进行了分享。

与会者在肯定《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3):妇女参与科技发展分析》出版价值的同时,强调了要加大传播力度,让全社会多关注女性科学家群体,进一步重视女性科技人才建设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魏开琼代表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二级学院代表的参加,感谢专家们对皮书的推广提供的建议,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将认真总结落实,让更多人知晓专家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本次皮书主题成果的转换上,将认真学习正在进行的两会中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整合专家们的研究建议,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