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第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女性发展研讨会主旨发言

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新闻与新媒体中心) 发布者:李思叡 发布时间:2025-10-23

2025年10月19日,第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女性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主旨发言汇聚众多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数联共生·全球数字赋能:推动女性在AI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和精彩发言。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静漪围绕数字赋能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法治保障发言,她指出,数字化能否真正赋能女性,关键在于法治能否与技术协同共进。她强调唯有制度化与共治,才能实现女性的真正数字赋能。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原党委书记李明舜聚焦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他认为,妇女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妇女发展权”的实现,是基本人权问题。他指出,妇女发展既需“制度硬保障”,也要“文化软支撑”,构建平等共融的社会文化。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分享了数字技术赋能女性经济的实践经验。她强调“数字化平台构建女性经济新生态”的应用,帮助女性实现居家就业、文化传承与经济增收。她认为,数字技术让女性通过平台实现创业与自我价值。

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何海燕从新形势、新实践、新思考三方面阐述高校智库数智建设。她指出,面对数字鸿沟与性别差距,高校应在智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引领作用。她提出,未来要以AI技术促进教育科研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与包容性发展。

冈比亚千年挑战办公室性别与社会包容负责人宾图·法提(FATTY, BINTOU H. K.)聚焦非洲女性的数字赋能话题,她表示,非洲女性仍面临设备不足、网络安全与数字素养差距等挑战。她强调,AI技术应被用来支持非洲女性在教育、健康与创业领域的平等参与,促进本地社区的数字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奥运冠军杨扬探讨了AI技术在体育与性别平等领域的作用。她指出,AI技术为女性运动员提供了突破生理局限的新工具,同时体育AI模型也面临“男性偏见”问题。她强调,AI不仅赋能竞技体育,也能推动女性心态的解放。

尼日利亚妇女事业部部长特别顾问伊多尼耶·乔安朱迈 埃博迪亚姆(JOAN-ANNE JUMMAI EBODIAMHE IDONGJIE)分享了尼日利亚及非洲女性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实践。她指出,数字技术改变了非洲女性的命运。她强调,应加强全球数字治理合作,确保AI与数据技术惠及更多女性与青年,推动数字化成为全球女性共享未来的桥梁。

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雪梅围绕预防针对女童的性别暴力的议题发言,她指出,偏远地区儿童仍缺乏基本的教育与安全保障。她呼吁建立数字化防护体系,利用AI和数据手段提升儿童安全教育的覆盖率和精准度,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保护。

主旨发言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李莹主持。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数字时代性别平等与数字赋能女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构建性别平等、赋能女性的数字社会贡献学术智慧与实践路径,从而加速妇女全面发展,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